各学院、部门:
江苏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现已开始,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奖项额度和评选范围
(一)奖项额度
根据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》,本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总数750项,其中,一等奖不超过120项,二等奖不超过300项,其余为三等奖。一、二、三等奖分别奖励2万元、1万元和0.5万元。
(二)申报成果范围
1.根据国家标准《学科分类与代码》(GB/T13745-2009),参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、教育部印发的《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(2022)》的学科分类,借鉴江苏历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践经验,本届评奖受理申报成果范围包括:1.马克思主义(含党的创新理论、 中国共产党党史党建学、思想政治教育);2.政治学;3.哲学;4.语言学;5.文学;6.艺术学;7.历史学;8.法学;9.社会学;10.新闻传播学;11.图书馆、情报与文献学;12.教育学(含心理学);13.体育学;14.经济学;15.管理学;16.决策咨询(含研究报告、咨询服务报告);17.普及成果。
申报人应根据成果内容,对照省社科奖申报平台的各申报评审组所含学科分类,自行选择申报评审组。如申报成果为交叉学科成果,可备注两个主要交叉学科,并选择主要学科申报。翻译类成果须申报至语言学组。
2.本届评奖申报成果应在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(出版)或完成。
3.本届评奖包括以下成果形式:
(1)著作(含专著、译著、工具书 、古籍整理等);
(2)论文(含理论文章);
(3)研究报告(含调研报告 、咨询服务报告等);
(4)普及读物。
4.以下成果不在申报范围:
(1)存在政治方向、价值取向、研究导向问题的成果。
(2)违反学术规范或者著作权存在争议的成果。
(3)往届已申报参评的成果。(已参评成果且未获奖成果再版的,其修订、增补内容须超过30%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可再次申报参评。往届已申报的连续出版物、获过本奖后新出版的年度版本的成果不予申报。)
(4)教材、教辅读物和文学艺术创作类作品。
(5)已获省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的成果。
(6)涉及国家秘密的成果,特别是涉密的咨询服务报告类成果。
二、申报成果要求
1.所有申报参评的成果,申报人须作出著作权权利归属书面承诺。
2.多卷本原则上出齐后,以整体成果申报参评,参评时间以最后一本出版日期为准。各卷册、分册或者年度报告等阶段性成 果如已申报参评,则其他阶段性成果和整体成果不予再次申报。
3.同一学科领域的丛书可以作为一项研究成果由丛书主编(总编)统一申报参评,申报时以该丛书中最后一本(卷、册)的出版时间为准。丛书中独立完整的著作也可以单独申报参评,但须征得丛书主编(总编)同意。丛书中单册申报后,丛书不得作为整体申报。
4.系列论文可以整体申报参评,但必须标题(或副标题)相 同、发表刊物相同、主要作者相同。
5.在报纸、电子期刊上发表的理论文章,以首次发表成果名称、作者署名及时间为准。
6.公开出版的同一专题有较强系统性的个人论文集视同于 学术专著申报参评。集体论文集、报告集只能以其中的单篇论文、研究报告申报参评。
7.决策咨询类成果(含调研报告、咨询服务报告等)应在公开或内部刊物刊载,申报时须提交支撑成果的相关材料(含背景说明、内容摘要、完整课题报告、数据分析材料等), 以及采纳或应用证明材料。
8.普及成果申报形式为著作,申报参评时须提交成果效果和社会影响方面的佐证材料,包括图书发行量、书评、相关新闻报道、受众反响等。
9.以外文公开出版、发表的成果,申报参评时须附有中文全文翻译,申报者对其翻译真实性、准确性负责。在国外电子期刊发表论文、作者只有电子版没有纸质原件的,申报时需提供电子版原文打印件、论文DOI(Digital ObjectIdentifier)在线查询打印件、论文收录与引用检索证明。译著须附外文原版书一章。
10.在境外(港澳台地区及国外)出版、发表的成果,申报时需由申报者所在部门/学院提供成果政治方向证明材料。
三、申报者范围和要求
1.申报者须为我省个人(成果申报时间截止前,参评成果作者人事关系应在我省),署名为单位集体的成果可由成果主要参与人进行申报。
2.与我省单位签订劳动协议,人事关系在我省单位的港澳台和外国籍人士,其申报成果署名为我省单位的,经单位人事部门提供人事关系证明,由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向省社科联评奖办申请协助申报。
3.每位申报者限申报参评1项成果。申报人须是该成果的第一或第二作者(含通讯作者),公开发表(出版)的成果以版权页为准,内部成果须是课题负责人或报告撰稿人。成果获奖后其奖励证书以实际署名顺序为准。
四、申报办法
1.网上申报,登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统申报平台:(选择“各设区市申报入口”“徐州市”进入系统),按平台提示填写申报表及相关内容(登陆密码:47B1A9E0)。
2.申报人登陆徐州社科网(http://www.xzsk.org/)下载中心下载《江苏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封签》按备注说明张贴在文件袋封面,填写《江苏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申报统计表》并与申报成果、相关该项成果的评价材料等一式2份报送至科研处。
五、申报时间
请有意申报的老师于4月8日前将相关材料报送至科研处。
科研处联系人:张乃文
电话:18068702058
办公地点:立人楼406室。